01
践行低碳环保倡导绿色生活
市体育局开展“文明健康美丽廊坊”主题自行车骑行活动。
清晨,在廊坊开发区艺术大道,市民在花园般的街道惬意地散步,自行车上悬挂“绿色骑行、低碳环保”彩旗的廊坊市丽景路忆单车俱乐部骑友们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俱乐部骑友王辉说:“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更多人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转变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争当文明先锋。”
为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健身理念,市体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健康美丽廊坊”主题自行车骑行活动,通过绿色骑行号召广大市民树立节能环保理念,参与节能环保行动,倡导全社会崇尚节约节能、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低碳环保’是一种生活态度,讲究‘低碳’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只要能从过日子的点点滴滴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就是‘低碳’。”在三河市齐心庄镇大康庄村,张福茹一家人在生活点滴中践行着“低碳环保”。
低碳环保理念的传播,不仅需要职能部门,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科长贾国巨介绍,市发改委联合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电公司、市教育局等13个市直单位在全市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其中废纸类、废塑料等都是可回收物……”近日,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时代广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每次参加环保活动都能让我收获一些环保小知识。”家住广阳区新泰社区锦瑞尚城小区的居民焦铭说,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将垃圾分类投放,家里的闲置衣服她也会放入回收箱;无论是买菜还是逛超市,她都会自备环保袋……
“实行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市住建局一级调研员刘文隆说,要加快建设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动员全社会人人动手,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骑行爱好者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家中旧衣服,投入旧衣物回收箱;逛菜市场、超市自备环保袋;垃圾干湿要分类……越来越多的市民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图为9月13日,在广阳区迎春路上,市民在观看道边公益广告墙。
02
市商务局提升市场环境护好群众“菜篮子”
如今走进主城区的一个个菜市场,经营环境干净整洁,经营秩序文明有序,市场内墙、人行通道上方各类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合理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内志愿者热情服务、急救箱和雨伞等便民设施可供有需市民随时取用……处处可见文明细节,时时传递文明新风。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惠民利民是根本。几个月来,市商务局立足本职工作,从关系百姓民生的实事做起,改善群众消费环境,完善市场功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小小的农贸市场,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内涵。傍晚时分,安次区郁浓菜市场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顺着已硬化好的市场路面步行十几米,便来到了新建成的蔬果销售区,走进室内只见整齐划一的柜台上蔬果飘香、摆放有序,市民与摊主有问有答,按需选购,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市商务局积极协调、联系,以广阳区、安次区政府和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为责任主体,由“三区”发改(经发)局牵头对本辖区市场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充分调查摸底,从农贸市场基础设施优化改造提升这个群众普遍关心的具体问题着手,改善市场经营环境。
针对主城区市场建设中设施简陋、基础薄弱等问题,市商务局牵头开展市场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工作,推动市场硬件基础设施质量和水平再提升,在市场功能和购物环境方面指导改善,促进市场规范化经营。市商务局与“三区”发改(经发)局共同制定了《廊坊市主城区市场基础设施优化改造提升方案实施方案》,从主城区26家农贸市场中遴选了基础条件好、具备改造提升要求的广阳区八大街综合市场、广阳区东环市场、广阳区裕华路市场、安次区郁浓菜市场、安次区戊燊农贸市场、廊坊开发区百侬菜市场等6个市场作为提升改造重点。从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市场秩序、公厕、“四防”设施、无吸烟现象、友善对待外来人员、公益广告、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诚信经营10个方面开展优化改造提升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市区市场整体上档升级。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按照“以创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继续促进市场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工作,指导农贸市场按创建标准要求持续坚持下去,强化提升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功能,营造便利的消费环境,为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供保障。来源:廊坊日报
编辑:王岩
-END-
廊坊政务(LangFang-ZhengWu)
综合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