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芳镇,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北距北京公里,东离天津40公里。胜芳镇始建于春秋末年,地处冀中平原海河流域的大清河北岸,往来北京天津等地极为便利。今天的胜芳镇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这里都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堪称中国北方民俗文化的“富矿”,其中传统节日更是各种民俗文化集中展示之载体,尤其是上元节的花会游神活动可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
胜芳镇自古为北方一少见的水乡,历史上称为东淀,西淀就是白洋淀。淀区盛产芦苇,胜芳把经营芦苇的行业称为草行,草行最忌讳的就是“火”,这些芦苇一旦着火,对于草行的人来说就是血本无归的灾难,而芦苇本身又是一种易燃之物,一旦着火根本没有救的可能。旧时胜芳人认为发生火灾即为“火神来了”,怎么让火神永远不来胜芳呢?聪明的胜芳人想出了用胜芳当地的花会以游神走街的方式来敬火神,当地的百姓把这个仪式称为“摆会”。
历史上胜芳有“七十二道花会”之说,今天仍旧有三十余档百年老会参加摆会活动,而在元宵节期间这个摆会活动的就是由成立于宋末元初的胜芳乡艺总会来组织的。每年到了正月十二这一天,早晨八点左右,胜芳乡艺总会把火神从庙里请出来,放到玉皇庙街供奉起来。然后总会派人用红纸贴各档花会的下处,并派发邀请各档花会参加摆会的令旗。
11点左右,各档花会就陆续前来报道了,它们一走进庙头胡同就燃放鞭炮,总会听到鞭炮响马上敲响直径一米二的大锣,来迎接此档花会;各档花会到达歇脚之处后,此档花会的会首要到火神像前进行祭拜火神,烧香、烧黄纸、磕头、敲鼓;文会(胜芳把参加摆会的武术会称为武会,杂技、戏曲、音乐等花会称为文会)还要举行简单的表演。这个时候不太宽的玉皇庙街胡同里被各档花会和游人填得满满的,令人无有插脚之地。
十二点半左右,随着炮会的三声铁炮的巨响,三十余档胜芳花会就开始摆会了。整个摆会的队伍中第一档就是胜芳乡艺总会的大旗,它们代表着旗门,表示后面的各档花会现在已在总会的保护之中,摆会途中出现任何问题,由总会来负责;第二档是炮会,遇到桥梁等地要放铁炮,据说这样能驱赶各种躲藏在桥下的鬼怪,以保证游神摆会的顺利。
第三档是中幡会,在胜芳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整个摆会是为火神出殡,这样火神就不来了,中幡会就是为火神扛幡的;第四档是保婴会,总会专门把那些在观看游神活动中与家长走散的孩子们聚集在此档花会中,并且还要发给这些孩子们吃的、喝的,总会把保婴会放到整个游神队伍的前面就是为了便于家长们寻找自己的孩子;第五档就是胜芳跨鼓老会,胜芳人认为此档花会是火神的耳朵,震天的锣鼓就是为火神开道。
后面陆续的是将近三十档花会按照总会安排的顺序进行游神走街。
最后一档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南音乐会和火神驾,有人认为这是为火神送路。在胜芳,普通人家里有白事出殡的时候,音乐会也是在整个出殡队伍的后面,表示为亡者送路。
这项大型的游神活动从明朝就已经在胜芳开始了,今日之摆会活动也从旧时的娱神早已变成了娱人的活动,三声铁炮响过,此时在古镇的街道上观看整个摆会活动的游客拥挤不动,他们陶醉于各种传统文化展示之中,堪称“中国人的狂欢节”。
旅游攻略
北京出发:木樨园长途汽车站每天从12:30——2:30共计3个班次的直达胜芳的长途汽车;北京南站上高铁至廊坊,然后转胜芳的长途汽车。自驾游:大广高速至霸州转荣乌高速,胜芳出口下高速;京津唐高速转荣乌高速,胜芳出口下高速。
天津出发:天津西站城铁直达胜芳,然后坐9路公交,直达古镇;天津西站和大胡同汽车站,每天有不间断的直达胜芳镇的流水公交;自驾游:荣乌高速从胜芳出口下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