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廊坊新闻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廊坊饮食
廊坊教育
廊坊政务

物流战事三国杀巨头下沉,新秀入局,快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315789.html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谷岛财经

最近,物流战场火药味十足。

先是京东封杀申通快递:

7月底,在京东商家论坛上,京东发了一个公告,大意是由于京东开放平台与申通快递、如风达、全峰快递、佳吉快运、国通快递、卡行天下等合同陆续到期,年8月31日之后,上述物流服务承运商将无法在系统发货列表上被商家勾选,建议商家及时切换快递供应商,以免影响正常发货。

随后,面对申通“京东搞霸权文化”的指责,京东向媒体回应:年6月,申通与京东开放平台的合同到期之后,双方就续约问题也在不断沟通。

然而同一时期,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战略投资成为了申通的实际大股东,因此,京东物流也对等提出了入驻阿里旗下电商平台的合作需求,但至今也没有得到响应。本着公平、对等、共赢的合作原则,京东与申通无法就续约问题达成一致,只能暂停合作。

京东为什么封杀申通?

可以看到,申通被封杀的背后,是京东阿里等巨头在物流领域的博弈。事实上,阿里拒绝京东物流入驻由来已久,而京东也早就逐步剥离“非我族类”的快递公司:

年8月,京东曾陆续停止与天天快递、百世快递等快递公司的合作,并关闭这些快递的服务接口。

京东表示,因为这些物流“综合服务质量较差,违反平台规则”,所以停用。而当时的天天快递则像现在的申通一样愤怒,认为对于京东给出的荒谬理由,深表遗憾。

有分析认为,京东当时封杀天天,是为了狙击苏宁,防止其物流版图过大:年12月30日,苏宁以现金出资29.7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70%股份;剩余的30%的股份作价12.75亿元,将在交割完成后12个月内完成。

如今,京东割舍申通,意味着巨头之间的战事进一步升级。

就在几天前,前线又传出阿里将增持圆通的消息:据传闻,阿里巴巴正与圆通快递创始人就增持圆通快递的股份进行谈判。

虽然8月27日,阿里巴巴的一名代表否认了该公司计划成为圆通大股东并收购高达30%股份的消息,但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近几年,阿里一直在加码物流,构建自己的“阿里系”物流版图,狙击京东、苏宁等物流。去年双十一的前几天,阿里通过增资以及购买老股的方式,投入亿人民币,对菜鸟完成了新一轮的投资,并从51%的持股占比增加到约63%。

事实上,从年,阿里投资菜鸟53亿元开始,马云就多次表示,要在未来5年继续投入亿元,夯实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物流网络,实现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达的愿望。

归根结底,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电商与物流好比鸟的双翼,离开一只翅膀,另一只翅膀也飞不起来。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电商帝国的部属中,物流具有排他性。

如今,巨头之间的物流战事已经再升级:一方面,巨头纷纷扬长补短,在智能仓储、干线运力、增加持股等诸多方面加码物流,扩张自己的版图。另一方面,巨头们纷纷涌向了一个新的风口:下沉市场的物流布局。

同时,不仅巨头在攻城略地,新秀也不断入局:

拼多多持续加码物流,疑似“拼多多系物流”的极兔快递高调入局,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而对于在大战中很容易变成牺牲品快递公司而言,除了选择一边站队外,也不甘心一直做工具人和傀儡,向电商等上游领域渗透,或立足物流,发力衍生业务:以顺丰为例,曾在电商、便利店等领域发力,近期又上线了“丰食”小程序,有布局外卖的苗头。

毫无疑问,物流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电商巨头混战:补足短板,加速下沉

事实上,一直以来在物流的布局上,巨头们的打法都各不相同。

如今,一方面,巨头们纷纷加码物流建设,扬长补短,另一方面,开始加速布局下沉,在下沉市场攻城略地。

拿京东来说,打法一直是以自建物流为主,以加盟快递为辅。根据京东财报,截至年6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万平方米。

如今,对于自建物流,京东继续加码数字化建设,打造智能物流:

第二季度,京东物流位于廊坊经开区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正式启用,目前,28座“亚洲一号”以及超过70座不同层级的无人仓,形成了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

智能仓储有什么优势?

拿亚洲一号来说,该仓库配备亚洲电商行业首个大件物品自动化存储和拣选仓储系统,大大提高了空调、冰箱及家具等物品的处理效率。

得益于这一技术,京东物流能够在订单量增至新高的全球年中购物节期间,在全国范围内确保京东自营平台91%的包裹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与此同时,京东也不断扩张物流版图,补足短板。

8月14日,京东表示,于年8月已订立最终协议,其旗下子公司京东物流将收购于中国专门从事限时速运服务的现代化综合速运企业跨越速运之控股权益,该交易将于年第三季度完成。

为什么要收购跨越速运?

答案很简单:补足干线运力。

京东物流的长处是落地配,短板是干线运力发展不足。而跨越速运在干线网络深耕已久:跨越速运以航空货运业务为主,为直营式经营模式。据官方数据,其有全货运包机13架,货运汽车1.7万辆。

收购跨越速运,意味着京东在物流方面的全面加码。

与此同时,面对下沉市场这一增长点,京东打出了众邮快递这张牌。

众邮快递是京东物流旗下加盟制快递品牌,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主攻下沉市场,运输3kg小件和电商包裹。

如今,众邮快递已建立并拥有分拨中心余个,干线余条,车辆余辆,三方协作网点0家,实现全国99%的四级地址覆盖,并与京东物流已经实现系统对接,面单互相识别。

可以说,京东在下沉市场的劲头十足。

而阿里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哥”姿态,不断招安物流小弟,形成阿里系物流矩阵。近年来,“阿里系”物流阵容不可小觑:申通、百世、圆通、中通等都有阿里的持股。

在持续加强对四通一达快递公司控制的同时,阿里也不断地对自己的小弟们进行整合,加强向心力:

去年,菜鸟推出丹鸟物流,整合了东骏物流、万象物流、芝麻开门、晟邦物流等多家区域性落地配公司,定位于面向生活商超的B2C仓配业务。

而今年8月5日,丹鸟物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x.com/lfjy/15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