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中心城区生态建设规划》
获得河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1、主要内容
(1)总体目标——基于对廊坊市中心城区生态本底的全面诊断分析,廊坊市中心城区生态城市总体目标为:坚持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教育科研、体育休闲、居住”等职能为一体的京津走廊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先行先试”典范。
(2)具体内容——本次规划主要分为《廊坊市中心城区指标体系研究》和《廊坊市中心城区生态专项规划和实施导则》两个部分。《廊坊市中心城区指标体系研究》包括对廊坊市总体目标的量化分解及指标体系的实施,确定4大目标层,由10大具体路径指导38项生态指标,其中13项关键性特色指标,10项核心指标领先于国内同类水平:
两个时限阶段:近、远期;指标赋值考虑廊坊市城市建设现状,合理制定不同规划建设时序指标。
两级实施范围:中心城区、各组团示范区;考虑组团区位及发展特点,差异化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两重约束类别:分别为约束性和引导性;便于指标体系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落实,提高可操作性。
《廊坊市中心城区生态专项规划》对接指标体系的具体目标要求,在空间优化、城市环境、生态景观、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产业发展等八个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提出具体规划落实的方案。
(3)《廊坊市中心城区生态建设规划》的亮点总结
系统性生态规划建设体系——生态诊断、指标体系、专项规划、实施导则。
多种科学方法的生态诊断——实地数据采集检验、高仿真计算机软件空间模拟分析、城市UD指数对标分析。
解决八大问题——土地空间优化、水体资源敏感、生态网络构建、固体废弃物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建筑品质提升、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产业环境影响。
形成五个成果——一套国家领先指标体系、一套整体规划优化方案、一套专项领域的技术导则、一套规划管理实施机制、一批中心城区示范项目。
《廊坊市中心城区生态建设规划》是京津冀地区首个针对中心城区整体的覆盖指标体系、专项研究、政策、标准、实施导则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推进体系。其低成本、精细化、适宜性、系统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可申请国家级补贴,全国范围内推广。
2、规划特色
(1)产城融合:充分发挥廊坊市自身组团城市的重要特色,将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在一起,在组团内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产业的发展应协调好与生态承载力的匹配度,重点发展依托自然人文资源的养生旅游、会议会展等高端服务业以及高端的电子信息产业等。
(2)田园风貌:廊坊市以传统农业耕作为本底,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和承载未来经济发展的能力,形成“处处见绿化,组团交织重叠”的田园生态景观风貌,形成稳定的、合理的、抗污染强的生态园林结构,打造“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名城”。
(3)活力紧凑:坚持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理念,鼓励集约混合,深化小尺度街道的布局方式,明确每个组团单元内混合使用土地空间的控制要求,在高标准人均开放空间指标的基础上,提出打造枢纽广场、湿地公园、低碳展示馆、都市生态农场等知名开放空间的思路,促进产业集聚,营造低碳生活。
(4)绿色低碳:建立一套国际认可并易于推广实行的城市生态规划指标体系,作为创新低碳建设标杆及控制系统。将总体目标划分为土地、能源、绿建、交通、环境等多个专题领域,选取38项具体指标,按照引导性、约束性规划执行等级,提出后续实施部门和阶段运营需求。
END
来源:廊坊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更多精彩动态尽在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