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现在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能够有地方‘找个说法’,这份安全感让咱特踏实。”说起身边的变化,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亿合社区创新里小区居民张凤霞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创新里小区年代久,基础设施差,整栋楼环境脏乱差,还存在安全隐患。居民反映问题后,亿合社区工作人员多方协调,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两个月后,小区内大变样,车辆停放有序,垃圾有专人清理……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为解决群众一些小事反映无门、无人解决等问题,去年4月以来,廊坊市探索建立“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畅通诉求渠道,让群众“有地说事”
年底,廊坊市香河县五百户镇一户村民的10多亩景观树苗圃因火灾烧毁。当事村民称,自家苗圃周边长期被人违法倾倒大量生活垃圾,多次找村干部反映,均未解决,直到火灾发生。
“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火灾完全可以避免。”五百户镇党委书记吴立春对此感触颇深。如何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去年,该镇将镇综治中心改造升级为“说事解题”一线指挥平台,并设立“老赵调解室”,为群众释疑解难。今年以来,将“群众说事点”拓展到全镇43个村街,并调整优化村街网格,网格长、网格员既是群众的“说事员”,又是“办事员”。
近年来,廊坊市域内国家重点项目多、城市化进程快、经济活跃度高。“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我们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要切实以更加有效的抓手、更加有力的举措,为群众办好实事。”廊坊市委书记杨晓和说。
“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依托县、乡、村综治中心搭建工作平台,以乡镇街道为主阵地,向上牵动县级职能部门,向下延伸到村街、社区。同时,廊坊市还开通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