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十五大上,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并对北三县的发展做了明确的任务规划!
北三县“北京东新市镇”时代将到来十四五期间副中心与北三县发展最新规划出炉城市副中心年重点任务清单提到,加快行政办公区二期、综合交通枢纽、医疗教育设施和潮白河生态带等项目建设,提升副中心承载能力。
发挥副中心投资基金作用,培育发展运河商务区高端服务业,高水平运营好环球主题公园一期。持续推进老城双修。
与此同时,北京将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等领域,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引导适宜北三县发展的产业转移,实现“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
通州与北三县全面一体化将进入新阶段行政归属虽未统一,但通州与北三县的全面一体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如何处理好与北三县的关系,如何推动一体化发展,发挥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一直是北京方面致力研究和推进的一项重要课题。此前,有文章报道北京如何推动两地一体化联动北三县的发展规划也连续4年被北京政府提及文章提出,对于“北三县”的发展规划,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处理好通州区与北三县关系”;
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
去年,北京首次提出与北三县的融合发展除了不断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对北三县的发展还提出了很多的首次。城市副中心的五年规划首次对接北三县去年10月,在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中,从完善和深化交通互联互通机制、公共服务合作等机制上,北京首次提出与北三县的融合发展;“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规划也首次与北三县对接。并且北京还开始推动北三县新市镇发展政策最重磅的是,北京市还将研究推动通州与北三县新市镇协同发展政策。
以城市副中心建设为统领,开发新市镇,是北京向东组团规划发展的又一条思路。
北京发改委发布通州与北三县新市镇协同发展公告去年12月初,北京市发改委发布“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新市镇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比选公告”,公告提出“将梳理总结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新市镇发展基础和现状,借鉴国内外跨区域新市镇、特色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先进经验,立足新市镇功能定位,突出创新城乡功能组织体系,
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本市推动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新市镇协同发展的政策意见建议。”
北三县未来或将成为“北京东新市镇”这意味着,未来,北三县或将被规划定位为“北京东新市镇”。廊坊也为协同发展发布最新规划当然了,不只北京在推动。廊坊方面历时1年多,组织编制的“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协同发展“5+12”系列规划”也于今年1月初发布。要求北三县成为副中心东部重要一翼规划指出,要将北三县与通州共同建设成为首都东部的重要“一翼”,建立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创新协同的产业发展体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这也为全面推进协同发展奠定了规划基础。未来五年北三县和通州一体化将进入全新阶段由规划的统一制定和管控,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一体化,再到制度型一体化的逐步推进,这样的发展规划变化标志着,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未来五年,北三县在各个方面也将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一体化联动发展是什么?如何落实?专家解读;“一体化联动发展”应是“一起工作、一起运行,公平待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认为,“一体化联动发展”通俗易懂的解释便是“一起工作、一起运行,公平待遇”的过程和状态。在他看来,推进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在内容层面,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
首先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于交通建设方面,能够做到打通交通的各种堵点,提高运行效率;其次是公共服务合作建设,重点在于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建设,保障两地能共建共享优质公共服务;再次是产业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两地各自优势,合理分工;最后是体制机制一体化,逐步实现两地在标准、规则、流程、程序等制度统一。
杨开忠指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两地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带来诸多方面的好处,主要有四大方面。
一方面,将消除两地生产生活交流交往的障碍,降低交流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将发挥通州城市副中心在人才、技术、管理等和北三县在劳动力成本、空间成本等各自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合理分工。
第三,还将扩大地方市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将带来规模效应,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发展。最后,一体化联动发展还将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更多选择空间。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于北三县的发展,有更为明晰的未来五年规划
《纲要》指出,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原则,落实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形成一体化联动发展格局。
在共建高效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方面,北京将坚持公交优先,完善公交网络,打通道路堵点,提高运行效率。完成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探索跨区域共同运营模式。加快骨干道路对接,与北三县共建区域快速公交走廊,开通大站快车,保障跨市域公交线路常态化运行,方便双向通勤。
在培育创新引领的产业体系方面,北京将落实产业分工定位,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完善产业协同服务引导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推介,推动项目落地。支持在京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北三县开发建设。推动北三县重点园区产业升级,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引导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智慧城市等中关村企业开展技术对接。推动北京龙头企业延伸布局,带动产业链形成。
在延伸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方面,北京将鼓励市属国企和社会资本参与北三县养老、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并引导北京优质养老资源向北三县延伸,落实跨区域养老机构补贴、统一机构服务质量评定标准等鼓励支持政策,依托既有养老项目,为北京养老人群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医院、医院等与北三县合作,提升医养结合能力,并与河北共同研究住房保障政策,促进区域职住平衡。积极推进跨区域市政设施共建共享,逐步实现设施建设区域一体化。
来源:新京报、燕郊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